經歷了前六籠的慘敗,七八籠的成功,我奮力不屑的饅頭旅程終於來到了第十籠。
然後我的第十籠,十全十美,光滑亮白,完全沒有皺皮啊啊啊!(開心奔跑跳躍旋轉放煙火
前八籠的紀錄請看這裡
http://heatherlin0804.pixnet.net/blog/post/403884926
這次動手做第九籠時,赫然發現一個慘劇。
我的饅頭試驗停了一個禮拜之後......
我的竹製蒸籠發霉了啊啊啊啊啊啊(抱頭慘叫😱😱😱
(本來已經進了垃圾桶,又再拿出來拍個照給你們看)
不幸中的大幸是,發霉的是我的9寸蒸籠(連蓋子也一起發霉)
但是我的8寸蒸籠平安無恙(鬆一口氣
內心忐忑的拿去跟電鍋試了一下,發現可以!(開心歡呼~
但是8寸蒸籠太小,無法裝入我單次製作的全部饅頭。
所以我試著用電鍋一次蒸兩層。
先在電鍋內放入一個耐熱烤皿。
再放一個層架,最後放上蒸籠及蒸籠蓋。
(層架下面有放上圖中的烤皿喔)
(我怕饅頭離水太近會弄濕,所以才設法用烤皿墊高)
發酵方式跟上一篇饅頭文章敘述過的一樣。
內鍋一杯半的水,開保溫,按下電源鍵一分鐘後切掉,利用電鍋溫度讓饅頭發酵。
裝入麵團至10ml的小量杯也要一起放入電鍋中發酵喔!
發酵約40分鐘後,量杯內的麵團來到約19ml。(看下圖)
按下電鍋電源鍵,蒸籠蓋不留縫,計時18分鐘。
剩3分鐘時,將蒸籠蓋微微開啟一縫隙,讓熱氣散出。
電鍋的電源鍵會自動在18分左右時跳起。
時間到後不開蓋,將饅頭多悶5分鐘再出爐。
上下層都很成功(感動拭淚
除了一顆小氣泡,饅頭們都幾乎達到零毛孔的境界😭😭😭
真的要說的話,下層又比上層更美一咪咪。
如果你也動手做過饅頭,應該可以理解為什麼我要幫他們拍那麼多寫真😆😆😆
饅頭完全不皺皮,實在太值得慶賀了啊!
再附上一次配方及作法。
材料:
中筋粉心麵粉 240g
砂糖 20g
酵母 2g
奶粉 20g
水130g
橄欖油 1大匙
備註:
我使用的麵粉是粉心麵粉,小麥蛋白的比例較一般中筋為高,吸水度也較高。
只用麵粉一半的水量,混合出的麵團會偏硬不好擀壓,所以將水份的比重提高到0.54%。
若使用一般麵粉,水量可以先使用120g再視情況添加。
作法:
1. 麵粉、糖、酵母、奶粉及水放入一鋼盆,用機器攪打,約莫成團時再倒入油。
(沒有攪拌機也可以手動用筷子喇一喇)
2. 將大致混合均勻的麵團取出,手揉5分鐘至表面光滑。
(重複壓、折、壓的動作)
3. 揉好的麵糰先鬆弛5分鐘,接著擀平,三桿三折後捲起。
(直接把麵團靜置於檯面上休息一會即可)
(三桿三折就是重複擀平、折起、擀平再折起的動作三次)
(可以適時的使用手粉避免沾黏)
(手粉=少量中筋麵粉)
折第二次,擀平。
最後一次擀平,翻面。
(我習慣把比較平滑的那一面用來當饅頭的外層)
噴點水,捲起。
最末端黏緊,再把長條搓一搓,使粗細一致。
4. 切成小段,放入籠內,蓋上籠蓋。(把切下的的部分取10ml放入小量杯內)
(約可做出8、9顆的饅頭)
5. 電鍋1.5杯水,開保溫,按下加熱鍵,加熱1分鐘,發酵約40分鐘。(室溫26度時)
(小量杯內麵團從10ml處攀爬杯壁至19或20ml時,代表發酵完成)
6. 按下加熱鍵,計時18分鐘,最後3分鐘時將籠蓋微微開啟,時間到後多悶5分鐘再開蓋。
下圖是我的第九籠饅頭,在室溫約27度時發酵(下午3點,體感溫度很熱),所以過度發酵了。
蒸出來的成品外觀似乎比較扁。
加上我蒸這籠時,籠蓋全程留縫,蒸氣持續逸散,使得上層的溫度偏低。
所以上層的饅頭是這樣👇
覺得沒有足夠的熱氣讓饅頭完美膨脹。
但是一出爐仍是立刻被兩個孩子吃光。
(小女吃3顆、小兒吃2顆😆)
這個配方的糖量很低,一籠若做出8、9顆,1顆饅頭只有2克多的糖,當正餐也ok。
最後再來看一下我十全十美的第十籠😌
真的是白胖可愛、細緻光滑、人見人愛啊😆
有空請常來我的粉絲頁逛逛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obymomeveryda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