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覺得製做貝果很麻煩,還要先煮過才能烤。
誰知我做過50籠饅頭以後,貝果對我來說完全就是小菜一碟、易如反掌啊(大笑
首先,貝果的基本發酵只要30分鐘,洗個碗、整理個客廳的時間就能發酵完成,不像一般麵包要發酵到1個小時。
又,貝果的整形方式,跟饅頭一樣啊(又大笑😂
連5歲多的小兒都自己做了三個貝果。
這個配方做出的貝果不會乾硬,帶著奶香麵粉香,有嚼勁又Q軟。
總之,做貝果真的不難,各位真的可以動手試試!
材料:
高筋麵粉 500g
速發酵母 4g
鹽 6g
砂糖 20g
奶粉 30g
水270g
奶油 30g
藍莓乾 50g (只做原味牛奶可省略)
備註:
1. 我使用日規的卡美里亞強力粉,蛋白質含量為12。
2. 若無奶粉,可使用約300cc的鮮奶來替代奶粉+水。
3. 各家麵粉的吸水率不同,水量請自行斟酌。
4. 我使用偏小偏硬的野生藍莓乾製做。
作法:
1. 除奶油之外的材料,全部放入攪拌成中,攪打成團。
(偏乾不要緊,只要能混合成一團即可)
2. 加入奶油,繼續攪打均勻。
3. 將麵團均分為兩份,一份手揉,一份放回攪拌盆中,加入50g的野生藍莓乾,繼續攪打。
(只做單一種口味就可以省略將麵團分為兩份的步驟)
4. 原味(牛奶)麵團手揉約5~10分鐘,至麵團柔軟。
(此麵團配方偏乾,一開始會稍硬,手揉一段時間後麵團才會變軟)
(全程都使用攪拌機當然也行)
5. 揉好的原味麵團收圓,放入一鋼盆中,蓋上保鮮膜,發酵半小時。
6. 將藍莓麵團也從攪拌盆內取出,收圓,放回攪拌盆,一樣蓋上保鮮膜,發酵半小時。
(下圖是發酵好的)
7. 將發酵完成的原味及藍莓麵團各均分為5等份。
8. 把麵團一一滾圓,蓋上保鮮膜,鬆弛15分鐘。
9. 把麵團大致擀為長方形,翻面。(平整面朝下)
10. 把麵皮捲起,收口捏緊,搓成約20公分的長條。
11. 用擀麵棍將其中一端壓扁。(我都跟小孩說那是ok繃😂)
12. 將長條狀麵團的兩端靠緊,再用"OK繃"黏緊。
(關於收口位置請詳見後方說明)
我人生中的第一個貝果😆
做好第一個貝果後,就開始計時。
當計時器時間來到約40分鐘時,就能開始煮第一顆貝果。
(第一顆貝果於發酵40分鐘後入水煮,最後一顆貝果的入水時間點則大約是發酵20分鐘時)
我一邊錄影一邊拍照,製做10顆貝果花了將近30分鐘,看得出原味的前幾顆已明顯發酵膨脹。
13. 在湯鍋中裝入1000cc的水,放入兩大匙糖。(我用有機椰糖)
14. 煮至糖水即將沸騰時轉小火。
此時將烤箱以220度預熱。
15. 放入貝果,單面煮約10秒鐘再翻面煮10秒鐘,瀝乾後放回烤盤上。
我家沒有大撈網,所以我用大鍋鏟搭配矽膠夾。
不是用夾的,是把夾子放在貝果中間洞口搭配鍋鏟使用喔!
(一手拿鍋鏟一手拿夾子就能順利操作)
煮好的樣子。
16. 將烤盤送入預熱好的烤箱,以220度烤約10分鐘,把烤盤調頭,再以210烤約10分鐘。
(若烤箱有旋風功能,可啟動,讓上色更均勻)
關於收口位置,會影響成品的最終樣貌。
我測試了三種方式,供各位選擇。
下圖完成整形後,收口會位於貝果內側。
成品如下圖。
部分貝果中央的洞口處,看得到收口痕跡。
這次的收口在前方靠近檯面處。(手指的地方)
烤出來是這樣。
接著,把收口處放在後方接近檯面處。
做好的貝果會如下圖。
烤出來是這樣。
如果不要把重點都聚焦在收口處,以上三種方式做出來的貝果,其實都還是很漂亮的。
(我下次製做時應該會把收口放在側邊,這樣整形出來的收口就會在貝果的正下方)
藍莓口味的合照。
第二次烤的。
很光亮很可愛呀!
下面這批是第一次製做的貝果。
收口在中央的洞裡似乎比較不好看。
但眾網友們還是說我做得很好很美啦(笑
切開抹上cream cheese抹醬,超好吃的呀!
表皮的酥脆配上抹醬的濕潤,完全是絕配!
cream cheese抹醬在超市裡皆有販售。
若要自己製做,只要使用塊狀cream cheese加上1/10的糖粉,以攪拌機打至鬆軟柔滑即可。
這個配方的貝果不會乾硬,Q彈有嚼勁。
一打開存放貝果的保鮮盒,就可以聞見奶香麵粉香。
(藍莓貝果的切面長這樣)
小孩超級喜歡的!
一口氣可以吃到快兩顆😆
以前偶爾會帶他們去附近餐車買貝果,但是小孩吃完貝果,嘴巴四周都會長紅點。
(我家兩隻吃到不明添加物時會有這樣的過敏反應)
最嚴重的一次是吃了長輩日本帶回的花生小魚,小小鐵嘴邊滿滿的紅點超驚人!
總之,自己動手做的食物,可以慎選麵粉、有機糖、天然奶油......等材料製做。
讓孩子享用時真是安心不少。
加了奶油的貝果比較不會乾硬。
除了配方,發酵時間的長短也會影響到貝果的口感。
發酵時間越長,貝果越鬆軟。
發酵時間越短,貝果的嚼勁越明顯。
從做好第一個貝果時開始計時發酵,雖然第一顆與最後一顆貝果的發酵時間差了20分鐘,但最後製做的貝果不至於太Q硬,最早製做的貝果也不會過度鬆軟唷!
我覺得這樣的發酵方式挺省時的,大家可以試試。
如果喜歡我的分享,歡迎有空常來我們的粉絲頁逛逛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obymomeveryday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