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個深夜,我偶然間看見了英國BBC的烘焙節目。
麵包大師Paul Hollywood他手揉麵包時篤定自在、一派輕鬆的姿態,瞬間就讓我墜入情網、深深著迷♥♥♥
他說這個bloomer麵包是他13歲時,第一次學習製做的麵包。
然後我隔天一睡醒,就迫不及待的立馬揉麵團XD
這麵包除了發酵的時間長了點,不管是材料或步驟都不複雜,很適合新手試著動手做喔
原食譜在這,是英文的。
https://www.bbc.co.uk/food/recipes/paul_hollywoods_bloomer_84636
以下由我粗略的翻成中文,加上個人經驗,若有不完善之處,在此先向原作致歉。
材料:
高筋麵粉 500g
鹽巴 10g
即發酵母 7g
冷水 320ml
橄欖油 40ml
備註:
1. 本麵包不含糖,所以我使用低糖酵母。(另有高糖酵母,兩者我皆購自絕品蜂華idunn)
2. 過去我習慣使用溫水喚醒酵母,但Paul Hollywood表示那完全是沒有根據的胡說八道(笑)
所以用冷水就可以了喔!
3. 我家橄欖油剛好用完了,所以我用了奧莉塔的芥花油。(味道過於濃烈的初榨橄欖油可能不適合)
作法:
1. 麵粉倒入攪拌盆中,在其中一側放入鹽巴,在另一側放入酵母,最後倒入油。
(嚴禁讓鹽巴觸碰到酵母,鹽會抑制酵母的活性)
2. 分二到三次倒入冷水,一邊以手指將內容物拌勻,讓麵粉均勻的吸收水份。
(勿一次倒入,可能會讓麵團變得過於溼黏)
各廠牌麵粉的吸水度不同,只要混合物成團即可,水不一定要使用完畢。
3. 將適量油倒在乾淨的檯面上,取出麵團,放置在油上,開始揉捏麵團。
(油可避免麵團沾黏於雙手或檯面上,我倒了兩次,每次約15ml)
揉捏麵團的方式大致是將麵團拉長、對折,接著轉個方向,持續拉長、對折的動作,時不時再以指節向下敲打麵團,將麵團壓扁。
也可抓住較長的邊,甩打到檯面上,對折,再抓住另一個邊持續甩打。
(加了兩次油以後,我又加了兩次麵粉)
揉捏十分鐘後的麵團就能呈現下圖中光滑不黏手的狀態。
4. 將麵團放入盆底有油的器皿中,以保鮮膜封起,放置於室溫中,發酵約2小時。
直到麵團變為三倍大。
好大好可愛呀(眼冒愛心
做麵包超療癒的
我製做麵包當天很溫暖,如果氣溫過低,建議將麵團放入未啟動的烤箱中,放一碗熱水以協助發酵。
5. 取出發酵完成的麵團,放置於灑有麵粉的檯面上,以指節將麵團壓扁,壓出麵團中的空氣。再將麵團壓成一長方形,長邊對著自己。
6. 接著將左右兩側的麵團往中間折起(三等份)。
7. 把麵團輕輕捲起,光滑面在上,接痕處在下,即完成麵包的塑形。
8. 將完成塑形的麵包放置於舖有烘焙紙的烤盤上,蓋上保鮮膜,避免麵團與空氣接觸形成硬膜。
(杯子跟麵團間要保持距離,因為麵包會長很~~大XD)
(麵團表面若形成硬膜,會不利麵包的膨脹)
我挪動了杯子兩次,給麵包成長空間。
第二階段的發酵,要讓麵團發酵為原本的兩倍大。
(我等待約1小時又15分鐘)
(即將完成發酵前,請以220度預熱烤箱)
9. 在完成發酵的麵包表面噴水,再灑上麵粉。
10. 用利刀在麵包表面切劃出四道割痕。
這個階段的麵包好軟好可愛,我一直呈現一個心花怒放的狀態。
(對了,我烤盤的長度大約是40公分。這個麵包真的超級巨大!)
11. 將麵包送入預熱好的烤箱中,放在中層,以220度烤25分鐘,再以200度烤10分鐘。
(下層需以另一烤盤裝水,在烘烤過程中產生蒸氣)
(我只有一個烤盤,所以我用三個小烤皿承裝熱水放入)
12. 麵包出爐後放於烤架上散熱,待確實冷卻後食用。
烤得好美呀
Paul Hollywood說要等2小時,我過1小時就等不及下手切了。
(趁著小孩午睡才能好好的切呀~)
Bloomer麵包真的豪~大一個,要不是剛好有一把很長的麵包刀,我也不知要如何切它。
麵包的外層很脆,內裡非常濕潤。
午睡起來的小鐵立馬問媽媽可以吃麵包了嗎,然後就快步走下樓XD
從媽媽一早揉麵團開始,他就在期待了呀
我家快2歲的女嬰阿蕎,一連吃了兩片!
到了隔天,小鐵還是興沖沖的說要吃麵包當早餐。
可見是真的好吃呀(開心撥髮~
(麵包直接放密封盒室溫保存即可,若是一兩天內吃不完,就直接先將一半冷凍)
希望大家喜歡我這次的食譜。
有空請常來我和孩子們的粉絲頁逛逛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obymomeveryday/